職位描述
崗位職責:1、參與學會創新中心發展戰略規劃、經營計劃、業務發展計劃,根據業務策略擬定實施方案;2、負責挖掘科技項目,賦能學會全國協同創新中心項目需求,統一建立管理學會創新中心科技項目數據庫;3、負責學會創新中心戰略規劃、產品打造、市場拓展、品牌宣傳、培訓、科普等相關工作;4、開拓、挖掘院所高校及市場科技、產業、金融等相關項目資源,并組織策劃支撐地方協同創新中心業務開展;4、負責相關業務部門的團隊建設、管理、培訓工作,帶領學會創新中心業務部門完成規定的業績指標。5、負責主管單元財務預算、成本管控、各類風險管控、資源管控等。6、部門授權的其他工作。任職要求:1.十年以上相關管理工作經驗;2.全國統招本科及以上學歷,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優先;3.有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相關從業經驗者優先;4.文字撰寫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強;5.具備一定的事業心、責任心;6.熟練使用辦公軟件。
企業介紹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CSOE中國光學工程學會,1997年,在我國光學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議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同意將“光學工程”列為工學一級學科。作為一門理工交叉的學科,光學工程學科的理論體系得到了不斷地完善與發展,如今光學工程已發展為以光學為主,并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制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學科。它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新興學科分支,如激光技術、光纖通信、光存儲與記錄、光學信息處理、光電顯示、全息和三維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學、光學與光纖傳感、光探測、激光材料處理和加工、弱光與紅外熱成像、光電測量、現代光學和光電子儀器及器件、光學遙感技術以及綜合光學工程技術等。這些分支不僅使光學工程學科產生了質的飛躍,而且推動建立了一個規模迅速擴大的前所未有的現代光學和光電子產業。20世紀60年代開始,長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科研單位就開始激光技術的研究,70年代武漢開展了光通信技術的研究,90年代,激光加工、光存儲、光通信等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我國光學界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倡導和帶領下,在國家“863”項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彰顯我國綜合國力的大型光學工程先后完成,造福人民生活的光學產品實現產業化,我國光學技術和產業規模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尤其在激光、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等領域己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截止2013年,我國在光學工程領域己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屬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工程中心數十個。在全球光學工程技術及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而且光學工程領域產業規模也已達到千億元以上。2014年國家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科技強國夢想”的精神,打造科技強國需要大力推動和發展光學工程事業。為提高我國光學工程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完成產業化轉型、培養尖端光學工程人才實現我國科技強國夢想,并能更好地與國際接軌,金國藩院士、張履謙院士、杜祥琬院士、莊松林院士、姜文漢院士、龔惠興院士、王家騏院士、許祖彥院士、姜景山院士等30位光學界德高望重的院士聯名倡議,由國家民政部提出申請,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這是繼王大珩院士提出建立“光學工程”一級學科以來,我國光學工程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是基于原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委會成熟的工作團隊和專家資源,走過40多年發展歷程,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委會舉辦過百余次國際國內大型學術會議、有舉辦國際光電展覽會、進行特色工程化和產業化對接洽談活動的經驗,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與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美國光學學會等國際著名學術團體有多年友好的合作關系。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將秉承“創新、協同、求真、務實”的宗旨,團結和帶領光學科技工作者搭建一個產學研大平臺,推動技術創新、注重成果轉化、促進產業發展與工程應用。以學術交流、工業展覽、技術評估、項目轉化、教育培訓、印刷出版、信息網絡等多種形式為提高我國光學工程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完成產業化轉型、培養光學工程領軍人才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